10年潜心研发的依奉阿克即将上市,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将再添优选!-凯发官方首页

10年潜心研发的依奉阿克即将上市,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将再添优选!-凯发官方首页

2024-01-17 15:45:12

引言

2011年,第一款针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问世,让许多晚期alk基因融合阳性患者喜极而泣,看到了生命新曙光。

但是,患者们仍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,比如:

许多患者正值壮年,想活得更长、更好,期待实现超过五年、甚至是十年的长生存;

虽然alk抑制剂效果不错,但大部分患者都难逃“靶向药耐药”风险;

部分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穿透能力较弱,依旧无法改善alk阳性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现状……

为了更好地满足alk基因融合阳性患者的需求,科学家们仍潜心于alk抑制剂的研发。如今,随着我国药物研发的不断发展,又有一款二代alk靶向药——依奉阿克)(研发代号tq-b3139)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啦!

一、精细研发,为疗效与安全筑起坚实防线

在《肺癌alk新药突破耐药瓶颈,研发成果令人振奋》中,大家已经了解到alk融合基因是如何引起癌症发生的:alk融合蛋白与三磷酸腺苷(atp)结合,给癌细胞开通了“绿色通道”,激活了信号通路的传导。

而alk抑制剂的出现,如同“超级英雄”,阻止了alk融合蛋白与atp的结合,关闭了“绿色通道”,让癌细胞无法“肆意妄为”[1,2]。二代alk抑制剂——依奉阿克的作用机制也是如此!依奉阿克作为小分子alk/c-met抑制剂,选择性地抑制alk、c-met阳性细胞的生长,成功抑制了癌细胞增殖!

得益于依奉阿克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征,使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了多轮临床研究的考验,alk基因融合阳性患者的长期用药也有了保障。

2015年5月,依奉阿克圆满地完成了临床前的安全评估。2017年,依奉阿克的i期临床研究正式启动。首次人体研究结果显示,依奉阿克在alk阳性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,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,为后续临床研究的结果,打下了扎实的“地基”[3]。随即,在2019年,依奉阿克的ii、iii期临床研究也同步进行。

终于,经过10多年的精细研发,在2023年8月,依奉阿克的重磅iii期研究结果登上了国际著名杂志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》(影响因子高达39.3)[4]!

图片来源:参考文献[4]

二、晚期患者长生存之路又新增一个“利器”

1、依奉阿克助力alk阳性患者追求高质量的生存品质

患友求助帖

图片来源:某患者

解答

对于晚期肺癌患者,尤其是正值壮年的年轻患者,他们是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,渴望获得高质量的生存期。

经研究者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显示,相较于一代alk抑制剂,二代alk抑制剂依奉阿克用于一线治疗,将alk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mpfs)显著延长了16.75个月(28.71个月 vs. 11.96个月,hr=0.42,p<0.0001);

此外,经独立评审委员会(irc)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显示,相较于一代alk抑制剂,二代alk抑制剂依奉阿克用于一线治疗,将alk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mpfs)延长了13.27个月(24.87个月 vs. 11.60个月,hr=0.47,p<0.0001),具有显著性差异,有效遏制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。

这也意味着alk阳性患者通过依奉阿克一线治疗后,能实现近2.5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,助力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并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经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(orr)结果显示,依奉阿克一线治疗后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了81.68%,而对照组为70.68%(p=0.056)。

2、依奉阿克有效延缓脑转移患者的疾病进展

患友求助帖

图片来源:某患者

解答

脑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,alk阳性患者也很容易出现脑转移[5,6]。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,如同一层“保护网”,使得脑子里的癌细胞受到药物的伤害减少,也使得脑转移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[7]。

幸运的是,依奉阿克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透过性,能够直捣癌细胞的“老巢”[4]。

针对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,依奉阿克也为这些患者带来了获益[4]。亚组研究结果显示,相较于一代alk抑制剂,二代alk抑制剂依奉阿克用于一线治疗,将脑转移病灶患者的颅内缓解率显著提高了55.14%*(78.95% vs. 23.81%),将颅内缓解持续时间延长了18.43个月(25.82个月 vs. 7.39个月),均具有显著性差异。

*为独立评审委员会(irc)评估的颅内缓解率

总而言之,依奉阿克能够延缓脑转移患者疾病进展或降低新发脑转移的风险。

3、依奉阿克为alk tp53共突变人群带来更大获益

患友求助帖

图片来源:某患者

解答

我们常常发现,尽管同一种基因突变的患者都接受了相同的药物治疗,但疗效却大相径庭。这是因为,某些不良因素仍在暗中作祟,影响治疗效果。在alk阳性患者中,其中一个“隐形杀手”便是tp53基因,且约40%的alk患者存在alk tp53共突变[8]。

研究发现,伴随tp53阳性的alk患者,生存质量和预后大大下降[9]。而依奉阿克关键iii期研究结果显示,依奉阿克对比一代alk抑制剂,一线治疗的获益不受tp53突变的影响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相较于tp53野生型,依奉阿克对比一代alk抑制剂一线治疗tp53共突变人群的获益更大[4]!

三、二代抑制剂助力患者突破耐药困局,留出更多“治疗后路”

对于使用靶向药的患者而言,大多数患者都难逃耐药魔爪。alk阳性患者也是如此。

而患者们在用药过程中都会提出许多问题,如:

“靶向药的用药顺序都是,先使用一代药耐药后再用二代,二代耐药后再用三代吗?”、“二代药耐药后,只能换三代药吗?”……

图片来源:某患者

实际上,并非如此!

临床上一线治疗的选择,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,十分关键,需要了解每一个药物的特性和优缺点,结合自身的情况,才能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!

《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(2023版)》、《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(caca)-肺癌(2022年版)》等多项指南也推荐,二代alk抑制剂用于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[10,11]。

新二代alk抑制剂——依奉阿克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,经依奉阿克治疗后进展,患者g1202r突变的发生率低,且多数患者耐药突变为l1196m和g1269a等。对于使用依奉阿克耐药后的患者,也无需急着换三代药,仍可能从其他二代alk抑制剂中获益[4]。

四、总结

依奉阿克,作为新二代alk抑制剂,以其卓越的疗效,有效遏制肿瘤的猖獗生长与扩散。随着依奉阿克上市的脚步渐近,为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更新的治疗策略,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和实践,让更多肺癌患者获益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关键词:

网站地图